当前位置: > 学术报告 > 文科 > 正文

文科

Efforts towards all-printable polyme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and polymer BHJ solar cells

发布时间:2016-12-11 浏览:

讲座题目:Efforts towards all-printable polyme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s and polymer BHJ solar cells

讲座人:曹镛 院士

讲座时间:15:30

讲座日期:2016-12-10

地点:长安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七层报告厅(2712)

主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座人简介:曹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所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曹镛院士1998年前主要从事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及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曾提出了“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新概念,实现了使高导聚苯胺从非极性有机溶剂或通用高分子熔体中加工成高导电材料,首次在国际上实现可弯曲的大面积塑料发光二极管,通过对发光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电极界面特性的研究,改进了器件的长期工作稳定性,提出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中电荧光量子效率有可能突破25%的量子统计规则,1998年后在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参与合成一系列新型(含硒、含硅)等窄带隙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单链白光材料等,首次实现用银胶做阴极的全印刷聚合物发光器件,报道了一种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达到5%的异质结聚合物太阳电池新型给体材料。

曹院士在光电高分子材料及器件研究方面共发表有关论文350余篇,据ISI检索(至2008年9月)他人引用总计超过6000余次,h-因子54;已获得授权美国专利21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1988获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参与获得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应用研究发面,已获得18项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研究成果"有机导体的研究"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发表的论文被他人引用3000多次。2010年曹镛院士主持的新型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及发光器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