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类别:第二届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
活动时间:09:00
活动日期:2014-10-23
主办单位: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活动日程安排:第二届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日程安排
10月23日(周四)全天 
 | 
时 间 
 | 内 容 
 | 地 点 
 | 
09:00-22:00 
 | 会议报到 
 |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雁塔校区 
启夏苑 
 | 
18: 00-19: 00 
 | 晚 餐(自助) 
 | 学术活动中心一层餐厅 
 | 
10月24日(周五)上午 
 | 
时 间 
 | 内 容 
 | 地 点 
 | 
07:00-08: 00 
 | 早 餐(自助) 
 | 学术活动中心一层餐厅 
 | 
08: 30-09: 10 
主持人: 
李大海 
 | 开幕式 
致 辞:萧正洪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副校长、西北研究 
院院长、教授 
朱士光 西北研究院退休教授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09: 10-09: 20 
 | 合 影 
 | 崇鋈楼前 
 | 
09: 20-09:40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论坛分组讨论 
(每人报告25-30分钟,每场讨论25-40分钟) 
 | 
09: 40-11: 40 
(第一场报告) 
 | 第一组 
  
主持人:张俊峰 (山西大学) 
顾雅文 (台湾中研院) 
1.马 剑(西南大学):唐宋时期四川地区城址转移研究 
2.罗 凯(四川大学):统府:观察唐朝地方统治的一种新视角 
3.聂顺新(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国忌行香与佛教官寺——正定广惠寺唐代玉石佛座铭文考释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09: 40-11: 40 
(第一场报告) 
 | 第二组 
  
主持人:成一农 (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 莉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1.钟 翀(上海师范大学):近代城市地图与江南的城 
2.郭秀玲(台湾中正大学):反思德国现代都会文化——健康意识之成型 
3.李 嘎(山西大学):冯夷为患:明代以来陕西黄土高原地带的城市水患与防治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12: 00-13: 00 
 | 午 餐(自助) 
 | 学术活动中心一层餐厅 
 | 
13: 00-14: 30 
 | 午 休 
 | 启夏苑 
 | 
10月24日(周五)下午 
 | 
14: 30-15: 40 
(第二场报告) 
 | 第一组 
  
主持人:马 剑 (西南大学) 
罗 凯 (四川大学) 
1.潘 威(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清前中期东河河工银定额管理制度研究 
2.张俊峰(山西大学): 清至民国山西水利社会中的公水与私水交易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15: 40-15: 55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15: 55-17: 20 
(第二场报告) 
 | 3.顾雅文(台湾中研院):治水成灾——洪水灾害与日治时期治水事业 
4.周 亚(山西大学):谁主沉浮:金元以来汾河流域水利秩序中的决定力量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14: 30-15: 40 
(第二场报告) 
 | 第二组 
  
主持人:钟 翀 (上海师范大学) 
郭秀玲 (台湾中正大学) 
1.成一农(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非科学”,“客观”与“主观”——被误读的中国传统舆图 
2.王大学(复旦大学):基于GIS的雍正朝慈善组织时空特征分析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15: 40-15: 55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15: 55-17: 20 
(第二场报告) 
 | 3.张 莉(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从1950年代水利工程决策看中国的现代性——以新疆大海子水库扩建争议为中心 
4.席会东(西北大学):故土新疆——宋元明清地图中的西域观 
5.杨 静(科学出版社):基于3S技术的古城扬州的空间演变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17: 20-19: 00 
 | 晚 餐(自助) 
 | 学术活动中心一层餐厅 
 | 
19: 00-21: 30 
主持人: 
潘 威 
 |   
GIS在历史地理学中的现状与未来 
学术沙龙 
致辞:张萍 西北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1.张晓祥(河海大学): 
 空间分析与建模技术在近10年中的发展 
2.张学珍(中国科学院):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集编研 
3.孙 涛(复旦大学): 
 CHGIS的现状与未来设想 
4.胡 恒(中国人民大学): 
 清史地图集编研 
5.潘 威(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历史水文研究中信息化手段使用 
6.于 薇(中山大学): 
 民间文献的GIS处理设想 
7.马 琦(云南大学): 
 GIS在西南史地研究中的设想 
8.自由讨论: 
 GIS可以为未来的历史地理学研究贡献什么?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10月25日(周六)上午 
 | 
08: 30-09: 40 
(第三场报告) 
 | 第一组 
  
主持人:游欢孙 (江西师范大学) 
邹 怡 (复旦大学) 
1.刘 瑞(中国社会科学院):白渠在栎阳附近的走向及相关问题 
2.于 薇(中山大学):从“剪桐封弟”两种版本看上古故事流传与地域政治进程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09: 40-10: 00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10: 00-11: 30 
 | 3.马孟龙(复旦大学):荆州松柏汉墓简牍所见“显陵”考 
4.牛敬飞(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太行地望北延考——一种地理知识的思想史考察 
5.屈亚婷(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新疆古墓沟墓地人发角蛋白的提取与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08: 30-09: 40 
(第三场报告) 
 | 第二组 
  
主持人: 程 龙 (北京师范大学) 
张秀蓉 (台湾中正大学) 
2.张学珍(中国科学院):中国过去3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气候影响 
3.萧凌波(中国人民大学):1470-1911年华北气候变化、极端灾害的社会影响——晚明与晚清的对比研究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09: 40-10: 00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10: 00-11: 30 
 | 3.李宗信(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清末台湾番租的分布及其历史意涵——以南嵌四社地权领域为中心的讨论 
4.刘炳涛(上海电机学院):清代雨泽奏报制度的确立及其程序和格式 
5.张 健(西北大学):1689-1692年陕西省极端干旱事件解析:史实、特征及气候背景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12: 00-13: 00 
 | 午 餐(自助) 
 | 学术活动中心一层餐厅 
 | 
13: 00-14: 00 
 | 午 休 
 | 启夏苑 
 | 
10月25日(周六)下午 
 | 
14: 00-15: 00 
(第四场报告) 
 | 第一组 
  
主持人: 刘 瑞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于 薇 (中山大学) 
1.游欢孙(江西师范大学):宋代以后葛源镇的大族历史与景观地理变迁 
2.江田祥(广西师范大学):碑刻的制作、篡改与广西历史地理研究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15: 00-15: 15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15: 15-16: 50 
 | 3.邹 怡(复旦大学):特性,抑或延续?——从大历史看清代的多民族治理 
4.杜树海(厦门大学):山民与国家之间:斯科特的Zomia研究及其批评 
5.张轲风(云南大学):云象、望气、矿藏、崇拜:“金马碧鸡”传说由来新解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14: 00-15: 00 
(第四场报告) 
 | 第二组 
  
主持人: 张学珍 (中国科学院) 
潘 威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1.程 龙(北京师范大学):晚清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涉藏档案的整理与研究 
2.马 琦(云南大学):清代滇铜产量研究:以奏效数据为中心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15: 00-15: 15 
 | 茶 歇 
 | 闻道堂外大厅 
 | 
15: 15-16: 50 
 | 3.张秀蓉(台湾中正大学):论陈宏谋在陕西省的甘薯推广 
4.刘灵坪(云南大学):明清时期洱海流域的人户管理及相关问题 
5.胡 恒(中国人民大学):“司”的设立与明清广东基层行政  
 | 崇鋈楼三层 
敏行厅 
 | 
17: 00-18: 00 
 | 圆 桌 讨 论 
 | 崇鋈楼二层 
闻道堂 
 | 
10月26日(周日)上午 
 | 
| 
 | 代表离会 
 | 
 |